首页>检索页>当前

加强高等院校基础研究原始创新

发布时间:2024-01-17 作者:陈劲 肖轶群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本文从顶层设计、资金投入、评价与激励以及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与优化路径,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从而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近年来,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突破性和原创性的成就,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跃升。然而,相较于世界顶尖大学,我国高校的整体基础研究实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顶层设计上,我国高校的科研选题还相对分散、落后,科学问题凝练能力还不强,科研组织模式尚不完全符合当前形势下不同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特点和需求,高校的科研管理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在资金投入上,高校基础研究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且以竞争性经费为主,与自由探索和有组织基础研究对长期性、系统性的科研活动要求不匹配,高校科技工作者难以长期专注于自身研究领域,不利于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产生,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和项目的支持布局不均衡,不同学科领域的原始创新成果产出差异巨大,部分高校专项经费分配与自身发展规划契合度不高。

三是在评价与激励机制上,当前高校基础研究的评价和激励导向已初步明确,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五唯”现象仍存在,评价指标存在混乱和相互掣肘的现象,任务导向性研究目标设定不够清晰。传统院系垂直学术架构之下考核资源性、指标化模式导致压力纵向传导,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成果归属认定机制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评价指标缺乏精准性和灵活性。

四是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上,以实际科研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尽管高校已越来越重视创新文化建设,但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形成高创新素养基础研究人才的充分供给,国际合作与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

基于现有问题与不足,本文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与优化路径,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为打造世界一流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优化高校科研战略布局和组织体系的顶层设计

完善高校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有组织地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凝练活动,提升战略选题把握能力。通过高校科技决策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的设立来强化体系布局,充分发挥顶尖科学家等在重大科技需求提出和科学问题凝练上的指导作用。一方面聚焦“改变未来”和“形成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前沿,另一方面充分对接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确保遴选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尊重基础研究规律,根据问题的重要性与成熟度、预期成果的原创度等形成优先部署建议,分类推进科学前沿与重大需求研究任务。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多学科优势,从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中提炼基础研究问题。

深化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模式的双轮驱动,加快依托行业或地方的基础研究平台布局。对于数学、理论物理、生物科学等基础学科方向,积极营造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通过设立基础研究“先锋”“先导”等项目,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潜心研究。对于芯片、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应整合高校分散的学科资源,强化有组织科研模式,结合高校学科资源优势及关键领域技术创新需求,以科技任务为依托建设专门的高校学科交叉研究团队,选择性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弱化传统学科体系边界,不断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以项目任务为依托组建专门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交叉研究团队,不断改革形成科学问题和技术需求导向的交叉学科科研组织新范式。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等重大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根据不同研究领域的需求,不断推进跨地区、跨院系、跨学科的重点实验室计划。

优化科研管理组织与职能,强化科研管理团队建设。在传统“校—院—系”垂直管理架构之外,根据科研任务组建专门的跨学科管理组织,保障有组织的跨学科基础研究任务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和贡献评估。加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系统化培训,选拔聘用技术和管理能力兼备的高水平科研项目管理人才。改革科研管理人员评价体系,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职称评聘、考评奖励等方面政策支持。整合科研管理系统,建立高效的科研管理一体化运行体系。打破“数据孤岛”,构建一站式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各部门信息共享和高效协同。运用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为科技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成果评价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完善高校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和支持模式

优化国家财政对于高校基础研究的投入布局。加大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平衡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性经费的财政投入比例。加强对“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以及新兴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更多原始性科学发现和理论突破的产生。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的重要资金来源,可进一步提高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量大面广的自主选题类项目资助经费比例,以稳定我国高校的纯基础研究队伍,促进高校青年科研队伍的结构合理化和独立研究能力的提升。对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不盲目追求项目数量和针对特定个人或机构的连续资助,坚持以课题的前沿性和论证成熟度作为评价标准,以“少而精”的方式设立专项定点支持,保障单个资助项目的资金充足,促进重大突破性成果的实现。探索完善强调公平、公正和实际科学贡献的项目遴选和评审制度。选取德才兼备的一流专家组建专家委员会,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做到真正的匿名评审,让专家“不碍于情面”,从而保障遴选出真正具有科学价值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基础研究项目。

不断探索宣传和资金管理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和媒体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社会氛围,吸引更多主体参与投入。支持设立解决特定科技需求的企业联合基金和基础研究专项基金,用于特定方向和领域的研究投入和成果奖励。完善专项资金的全过程管理协调机制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与资金投入方的沟通反馈,确保专项基金的科学高效使用,调动社会资金广泛参与高校基础研究的积极性。探索捐赠和冠名形式,鼓励纯基础研究领域的社会资本投入,加强资金统筹管理以扩大高校自由探索的研究基本面。

建立灵活的高校基础研究支持机制,促进各学科均衡高质量发展。高校可根据国家财政基础研究经费支持情况,在学校层面构建灵活的基础研究投入补充机制。以科学前沿和原始创新为导向,促进重点学科、冷门学科、薄弱学科和新兴领域基础研究的全面均衡高质量发展。以“选好人、选好问题”为导向,探索更长周期的人才计划项目,持续稳定支持具有自由探索精神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和青年人才,挑战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探索前沿交叉领域。此外,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高校科研人员的国家基金申请能力,鼓励学校科研人员对于“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等新型社会公益性基础研究资助项目的申请。

构建符合基础研究特点的分类评价和激励机制

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特点和需求,构建符合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规律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与科学、技术、工程类型基础研究的差异性特征,逐步形成更具科学性、灵活性与包容性的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机制。制定和完善个性化、特色化的成果评价考核标准,进一步破除“五唯”和数“帽子”等不良倾向,细化基于贡献、创新价值、能力等维度的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指标。

对于重大技术任务攻关等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应设立明确的科研任务、固定的项目周期、清晰的技术参数和验收指标,采取严格的标准化考核和项目激励机制,构建以重大成果产出和实际科研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给予达到项目验收标准的团队和科研人员相应的地位、荣誉和物质等激励。

在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应根据其科研目标和产出不明确、研究周期较长等特点,进一步弱化竞争性和单一量化性指标,减少商业化和过度竞争对创造性和科学思想的根本性破坏。采用更为灵活的长周期考核和评价方式,给予科研人员设定研究计划和考核标准方面的自主权,保证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连贯性与稳定性。给予青年研究人才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保障,让有科学理想和探索热情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拥有“坐稳冷板凳”的生存空间。减少不必要的立项、评估、汇报流程,将创造力强的青年人才从追评奖、争“帽子”中解放出来,遴选部分从事高度原创性研究或重大项目攻关的教师少考核甚至免考核,让真正有能力、有想法的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挑战重大科技前沿问题。构建强调科学发现的新颖性和颠覆性程度、代表作影响力与贡献的评价方式,反对单纯以论文数量论英雄,将科研人员的代表性原创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

注重学科交叉合作成果的实际贡献评估,破除阻碍跨学科研究的传统院系“清单式”管理和评价制度藩篱。不简单以科研成果完成人排序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客观衡量团队所有参与者、合作者的实际科研投入和贡献。推进多研究序列建设,实行“教授—研究员两轨制”,允许优秀教师以原属院系教师和有组织科研团队成员的双重身份加入学科交叉合作项目。构建跨学科领域的成果互认机制,将具有实际科学贡献、解决实际需求的学科交叉成果纳入考核、晋升、奖励的范畴,有效激励高校科研人员从事学科交叉研究从而不断产生原始创新成果。

强化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因此,要强化高校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学科和人才优势,优化基础研究人才遴选机制。以唯“研究成果”和“创新能力”替代论资排辈和唯“头衔”论,扩宽基础研究人才选拔视野与范围,根据实际研究水平和项目需求选拔合适人才,提升选才自主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在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和高校基础研究团队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具有战略性思维、科学家精神、综合创新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强调人才梯队建设,善用“揭榜挂帅”和“赛马”制等新型科研项目机制和重大研究平台建设,鼓励与支持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打造“通专融合”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激发学生从事基础研究的学术志趣,培养一批国家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军。兼顾“广度”和“深度”,强化通识教育和基础研究人才个性化培养,完善基础研究人才的知识结构。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艺术、历史、哲学等对科学精神的涵养,锻造青年人才终身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合作、批判性分析能力等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培养高创新素养的基础研究人才。

坚持“顶天”和“立地”相结合,厚植自由创新文化沃土。弘扬求知求真的科学精神,营造有利于高校师生从事长周期、高风险、颠覆性科学研究的宽松氛围和创新生态,鼓励科学家大胆尝试、交叉融合。建立科学探索而非市场竞争的科学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实践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并重,激发青年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内生动力,将青年科技人才打造成为基础研究的生力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机制,提升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水平,支持高校围绕前沿交叉科学、新兴技术发展、全球公共问题等布局建设创新引智基地,牵头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通过重大国际科技任务的合作与交流,持续发扬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国智慧的“整体观”“整合观”的优势,树立“大科学观”,在交流和碰撞中提升科学洞见和研究品位,牢固树立我国高校科研人才从事基础研究的强大信心,不断产生原创想法,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高校应以优化高校科研战略布局和组织体系的顶层设计、完善高校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和支持模式、构建符合基础研究特点的分类评价和激励机制、强化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为重要抓手,不断夯实基础研究及其拔尖创新人才储备、实现更多原始创新,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蓬勃的高校力量。

[本文为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双高”计划项目“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研究”(2021TSG08302)成果]

【作者:陈劲 肖轶群,单位:清华大学】

原载2023年第24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